AI视觉创意
AI音乐工坊
AI效率达人
AI学术助手
AI编程魔杖
AI营销智囊
AI教程资讯

“天价挖角”踩刹车,刚建3个月的团队解散,28岁华人接管Meta AI,图灵奖大佬也向他汇报

更新时间:2025-08-23

在全球AI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当下,Meta突然踩下刹车:暂停为新成立的AI部门招聘,并在内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AI组织重组。

如果说几个月前,Meta还在凭借数亿美元的签约金、143亿美元收购ScaleAI股份,疯狂挖角顶尖研究员以作筹备;那么现在,28岁的AlexandrWang(ScaleAI创始人、现任MetaSuperintelligenceLabs负责人)的一封内部邮件则表明——Meta已准备就绪:

“Superintelligence(超级智能)要来了,我们必须认真对待。”

从疯狂挖人到“招聘暂停”,泡沫还是休整?

毫无疑问,2025年上半年,Meta的关键词是“烧钱”:

●公司向顶级AI人才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金,试图从OpenAI、Anthropic等对手那里抢人。

●最重磅的一笔是:Meta出手143亿美元收购ScaleAI49%股份,并直接将其创始人AlexandrWang招至麾下,赋予其领导整个AI实验室的权力。

●新组建的团队被命名为MetaSuperintelligenceLabs(MSL),目标直指“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超级智能”。

但随着人员不断扩张,内部问题开始浮现。据外媒BusinessInsider报道称,新老员工之间已经出现明显裂痕:老研究员对新人“天价待遇”心存不满,甚至有人威胁离职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上周Meta突然宣布冻结招聘。对此,Meta官方给出的解释为:这是“基本的组织规划”,即人员已到位,下一步需要梳理架构、分配预算。

但在资本市场眼中,这一举动难免引发联想——是内部整合的自然休整,还是AI投资泡沫逼近的信号?

本周,美国科技股遭遇大幅回调,市场对AI过热的担忧再度被放大。甚至连OpenAICEOSamAltman都直言,AI行业可能正处于“泡沫之中”。

不过,多数分析师并不认同这一观点。WedbushSecurities分析师DanIves表示:“AI确实有局部过热的迹象,但整体科技股仍被低估。Meta并非收缩投入,而是进入消化期。”FuturumGroupCEODanielNewman也指出:“Meta之前已经开出九位数的薪酬与收购报价,暂停招聘只是自然的休整。公司需要时间来评估这些新鲜血液能否带来真正的突破。”

换句话说,这次“踩刹车”更像是一种战术调整,而不是战略退却。

内部信官宣,AI部门一分为四

于是,在AlexandrWang发给全体Meta员工的邮件中,堪称Meta史上最大的AI重组正式揭晓。

根据邮件内容,经过多轮组织调整,如今的MSL将由四个团队构成:

(1)研究(Research):主要集中在TBDLab和FAIR两大单元。

其中,TBDLab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团队,但它不仅负责大模型训练,还将探索一个名为“Omni”的新方向。目前外界对Omni模型知之甚少,邮件没有透露细节,Meta也拒绝置评。

但从招聘动向来看,MSL已吸纳了多名音频、视频、多模态方向的专家。再结合Meta之前的“ProjectOmni”(一个让聊天机器人更主动、更具记忆能力的实验),不少业内分析人士推测:Omni可能是一种多模态全能模型,能够理解文本、图像、音频乃至复杂环境数据。

其次是Meta的长期AI研究部门FAIR,它的角色似乎也发生了变化。长期以来,FAIR更像Meta内部的“学术团队”,保持高自由度,产出偏基础研究成果。但在新架构下,AlexandrWang明确表示,FAIR将成为“创新引擎”,直接为TBDLab的大规模训练提供研究成果。

不过,FAIR依然保留了双重领袖:RobFergus继续担任负责人,YannLeCun仍为首席科学家。同时,AlexandrWang还宣布ChatGPT联合创造者ShengjiaZhao将担任MSL的首席科学家,同样领导研究方向,而他也是唯一不直接向AlexandrWang汇报的高管。

(2)训练(Training):负责大规模模型训练与实验。

(3)产品(Product):由前GitHubCEONatFriedman领导。

NatFriedman将继续带领团队推动AI在Meta生态内的应用,包括AI眼镜、QuestVR头显等长期项目。

(4)基础设施(Infrastructure):由Meta老将、工程副总裁AparnaRamani掌舵。

此前AparnaRamani已在LinkedIn上表明,自己将负责公司所有AI基础设施建设。该团队的首批成员还包括JoelPobar,他曾在Anthropic负责基础设施工作。其核心任务是构建数以千计NVIDIAGPU集群,为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支撑。

有些耐人寻味的是,根据邮件内容,几乎以上所有的团队领导都直接向AlexandrWang汇报——这意味着,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这位28岁的创业者已成为MetaAI的最高“操盘手”。

与此同时,刚成立3个月的团队解散

而重组的另一面,是团队的消失。

AlexandrWang在邮件中确认,Meta将解散今年5月才成立的AGIFoundations团队——这已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砍掉AI组织。

据悉,AGIFoundations原本从GenAI部门演化而来,负责推动Llama系列大模型。但由于Llama4反响平平,团队地位迅速被边缘化。原AGIFoundations成员将被分流至产品、基础设施和FAIR团队,而TBDLab并未接收任何人。

外界质疑:战略休整还是频繁折腾?

今年以来,Meta的不断重组和实验性架构调整,已经与OpenAI、Google、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——后者在组织层面显然更稳定。

有知情人士称,这可能会是Meta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重大重组。目的在于更高效地推动Meta实现“超级智能”目标,并加快AI产品开发节奏,以追赶和超越竞争对手。但仍有部分人怀疑,频繁重组会让Meta团队不稳,人才摩擦严重,可能会影响研发节奏。

面对这种担忧,Meta公关总监AndyStone在X上讽刺媒体“过度解读”,表示:“我们在建超级智能,媒体却盯着团队结构不放。”

那么,你认为Meta是否能在这场AI豪赌中胜出,还是会陷入一场耗资巨大的冒险?

上一篇:暑促限时直降!华硕三款AIPC新品解锁“真香”用机体验 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文章